中山一院医疗队在西藏边坝成功抢救多位高危孕产妇
自2021年8月份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藏医疗队员陈汉青副主任医师踏上了他的援藏之路,在雪域高原,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高原气候带来的身体不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团队精神,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带到了边坝县人民医院。今年4月份以来,陈汉青副主任医师在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创造条件,成功抢救了多位危重孕产妇。
4月15日凌晨五点,天空下着大雪,陈汉青副主任医师冒着寒冷和大雪赶回医院为一位双胎产妇实施钳产术,由于产妇生产时产道裂伤,出血1600ml,陈汉青副主任医师在胎儿娩出后进行缝合,并放置自行制作的宫腔止血球囊压迫止血,成功抢救了会阴裂伤产后出血的双胎产妇。术后,该产妇恢复良好,母儿健康。当天下午,他又碰上了一位42+周、羊水3度浊、胎儿窘迫、宫口未开的孕妇,并紧急进行急诊剖宫产,尽管新生儿出生时有轻度窒息,但经过医护团队抢救后,宝宝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陈汉青副主任医师产钳助产成功抢救双胎产妇
医护人员为过期妊娠、胎儿窘迫孕妇实施急诊剖宫产
4月23日正值周末,一位43周+、重度子痫前期、血压165/112mmHg的孕妇因头痛、眼花、腹痛3天来到边坝县人民医院急诊,因孕妇病情危重,陈汉青副主任医师立即赶回医院,他检查发现孕妇腹部硬、宫口未开,考虑有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可能,立即启动抢救程序,在进行镇静、降压、预防抽搐处理后,他为孕妇实施了急诊剖宫产,成功救出一轻度窒息的婴儿,经儿科抢救后,宝宝转入儿科进行后续治疗。由于产妇胎盘血块压迹有4X3cm,陈汉青副主任医师对产妇进行加强宫缩、缝合止血等治疗操作,术后继续解痉降压、抗炎治疗,最终,母婴顺利出院。
当天手术结束后,他还在产房指导助产士白玛德青和医生徐彩莲接生一个臀位足先露的产妇,在众人努力下,产妇成功分娩了婴儿。“经过系统培训,当地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如今可以熟练掌握臀位分娩技巧了。”陈汉青副主任医师说。
陈汉青副主任医师为过期妊娠、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产妇实施急诊剖宫产,成功抢救新生儿
陈汉青副主任医师指导当地医务人员臀位助产
4月25日晚上8点20分,边坝县下起了大雨,陈汉青副主任医师接到值班医生报告,一位孕34周、超声报告胎盘早剥、死胎的孕妇来到急诊,此时,她的血压高达186/116mmHg,医务人员为她开通了两条静脉通道,给予降压、解痉、心电监护、急查检验等治疗。
陈汉青副主任医师立即在十分钟内赶到医院,经检查,孕妇宫口开了4cm,胎膜未破,可见阴道流血,留置导尿但未见尿液流出。护士们立即进行静脉穿刺,开通第三条静脉通道,给予快速静脉点滴羟乙基淀粉,并电话报告普次院长,请求支援。
同时,陈汉青副主任医师对孕妇进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血性羊水流出,他在孕妇宫缩间歇上推宫颈,并指导孕妇宫缩时用力。晚上9点,孕妇宫口开全,在会阴侧切下分娩出一死胎,随后血性羊水喷射而出。医护人员立即为她注射缩宫素、哌替啶,此时,产妇产道扪及胎盘已大部分剥离,娩出胎盘及大量血块,约3000ml。由于产妇的宫腔流血不止,陈汉青副主任医师放置了自行制作的宫腔球囊压迫止血。
然而,产妇的情况并不稳定,她的血压下降至116/58mmHg,心率达112次/分,出现大出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状况。产科再次申请用血,同时发动部队官兵及机关单位人员赶到医院献血,经交叉配血检查,晚上11点半,产妇终于输上了血,留置尿管可见有100ml的尿量。经过全科室及全院的努力,医护人员终于成功抢救了产妇。
医护团队成功抢救重度子痫前期、重型胎盘、产后大出血产妇
据陈汉青副主任医师介绍,今年4月份,边坝县人民医院产科还为4位超期妊娠(超过孕41周)孕妇进行了水囊引产,她们均成功阴道分娩。
产妇及家属向陈汉青副主任医师献上哈达及锦旗
除了成功救治多位危重孕产妇,在援藏期间,陈汉青副主任医师为当地医生开展多次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经过系统培训,当地医务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独立开展腹式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和臀位分娩接生。针对危重症孕妇的诊断、治疗,陈汉青副主任医师对当地医生进行手把手教学,从病情观察、母胎监护、医嘱开立、治疗诊断、分娩时机、病情沟通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培养边坝人民满意的妇产科团队,为边坝人民的妇幼健康提供保障。“我们的工作获得了患者、医院和社会的认可。”陈汉青副主任医师说道。
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学习、臀位分娩及伤口缝合技能培训
陈汉青副主任医师指导当地医生独立进行腹式结扎术
(来源:中山一院援藏医疗队)